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中考网 - 各省中考 - 江苏中考 - 南京中考 - 正文

2012南京中考网上填报志愿成绩7月3日公布

来源:南京报业网 2012-6-20 9:24:15

 昨天上午,随着初二年级考生走出考场,南京市今年两个年级近10万名考生参与的中考圆满结束。今天中招网上填报志愿工作随即展开,答题卡扫描工作也将同步进行,24日网上评卷开始,中考成绩预计在7月3日公布。

  据了解,今明两天,市招生办将开通“南京市中招志愿填报系统”,组织考生网上填报志愿。市招办提醒,学生和监护人要充分了解今年的中招政策,结合学生自身实际,科学、审慎地填报升学志愿。明天下午17时后,系统关闭学生用户的操作权限,不能再做任何信息修改。

  22日上午,学生和监护人到学校领取由学校打印的志愿确认表,签字后交给学校,并在学校提供的《志愿确认表签收记录》上签名登记,就完成了全部填报志愿任务。学生从7月4日起,可以在南京招生信息网上查询本人的中招志愿。

  本月24日至30日期间,从全市14个区县选聘出来的近700名优秀教师,将进行为期一周的网上评卷工作。评卷结束后市招生办将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数线测算等工作,预计7月3日16时起,学生可查询中考成绩,4日将公布中招各批次学校的投档控制线,6日起各批次学校将开始集中录取工作。

  另悉,南京市2012年民办学校和南京外国语学校电脑派位将于6月22日9时进行。当天12时起,学生可通过电话查询南京外国语学校差额电脑派位结果,20时起学生可通过电话查询民办校派位录取结果,查询电话为16888968。

  中考志愿填报应规避五大误区

  我市中考采取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方式,如何合理填报升学志愿?昨天,相关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,填报志愿时应规避五大误区。

  误区一:缺少变通,盲目参考往年分数线

  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时,往往会将《中考指南》提供的往年录取分数线作为参考,部分家长还会死守去年分数线选择志愿。

  专家表示,每年中考总人数、学校招生计划数都会有一些变化,单纯依据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来确定志愿容易产生扎堆现象。家长最好多方收集资料和比对信息,纵向比较报考学校近几年的录取线的变化、学校招生计划的变化,结合孩子的估分情况,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志愿。

  误区二:贪慕名校,导致高分落榜

  一些家长贪慕某些学校名气,不顾孩子的估分实际,盲目跟风,即使分数有一定差距,也希望通过20%的扩招名额进入名校。

  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高分“扎堆”,造成高分考生落榜。建议考生要适度参考自己学校每年升入热点名校学生的人数比例,不要单纯的从估计分数上与去年学校的录取线进行比较。

  误区三:只重协议,影响志愿选择

  部分考生家长受到一些学校招生宣传的影响,在一模、二模后频频和一些高中学校签约,有的家长手上能握有三至五个合约,填志愿时被协议“牵着鼻子跑”。

  签约或协议只是招生的一种手段,很多协议的内容模棱两可,且有一定限制条件。对考生而言,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实际考分。一些考生考分过低,所谓的签约就会自动失效。建议家长根据孩子实际估分,结合去年各高中的录取线,综合考虑选择填报学校,适当兼顾手头的签约协议。

  误区四:缺乏梯度,导致志愿无效

  在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时,一些高中为了招到优秀生源,故意压低预估线,导致学校实际投档线远高于公布的预估线。而部分家长听信学校预估线,导致志愿填报落榜。

  从往年情况看,一些学校预估线要比实际录取线低10—20分,这样既造成热点学校投档线非常高,也导致一些二类四星级学校一志愿人数不满。因此,中考志愿填报时,考生和家长可采取适当“跳一跳”的策略,且把第一、二志愿同档次学校之间适当拉开20—30分的梯度,确定中考志愿填报顺序。

  误区五:为了求稳,错填提前批次

  为了求稳,相当一部分高分考生守着提前批次的指标生名额,再用一志愿去“冲”名校。还有些考生本来可以上名校,但估分填报志愿时,家长却因为求稳,在提前批次报了师范学校被提前录取而考生无缘星级高中。

  “提前批志愿”是把“双刃剑”,它既能增加一次被录取的机会,也能阻止考生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,所以对于优秀学生需慎之又慎。若估分不准,特别是平时成绩忽高忽低的考生,填报“提前批志愿”尤其要慎重。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
  • 下一个文章: 没有了
  •  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 最近更新 |
    闽ICP备06019773号